淳朴的民风,香甜的瓜果,说起南疆,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副大美新疆的美好画面,而在巴格霍依拉村扶贫人的眼中,除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1月作为扶贫书记助理我来到巴格霍依拉村开展扶贫工作,来之前,虽说对驻村工作将要面临的困难,早已提前打好预防针,但村里的贫困程度和复杂环境却让我始料不及,莎车县距离乌鲁木齐1600公里,从县城出发,驱车70公里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巴格霍依拉村,漫天的沙尘吹的我满脸沙子,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来到村里,看到破旧的老房子,泥泞的小路,从村干部到村民都是一口纯正的维语,彼此沟通上存在“语言”障碍,面对民族、贫困、偏远“三位一体”的贫困村,说实在的,驻村的第一天晚上,我失眠了。
接下来,在乡党委召开的扶贫工作会议上,当乡党委书记在讲话中说到我们五个新大老师名字的时候,“这次我们也迎来了非常优秀的扶贫干部,来自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的老师们,希望各位把握机会像他们学习…”我非常激动,心中升腾着热情,感觉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敞开,虽然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可是以扶贫专干的身份参与农村工作,以完全不同的视角重新认识农村还是第一次。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慢慢深入、融入;与村委班子从相互陌生、小心翼翼,到近如亲人;从城市生活到农村生活、从科研人到扶贫人的角色转换,走访入户、做农家事、晓农家情,我俨然成为了一名地道的村民。
破难题,摸清底数拓展思路
帮助艾斯麦•玉苏因收割小麦
干部脱层皮,群众能脱贫,扶贫工作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要想做好扶贫工作,非得下一番苦功夫、脱一层皮不可。脱贫攻坚涉及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扶贫扶智、基础设施改善等各个方面,每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联系到工作之中,就是在无数个与村民细之又细的点点滴滴事情之中。一段时间后,我沉下了心,真正地把人和心都驻在村里,通过走访村干部、党员、特困户、五保户、致富能手等各个群体,我协助第一书记召开群众、党员代表、贫困户代表座谈会,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情民意,全面掌握了巴格霍依拉村的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就业收入、农业种植及畜牧养殖结构。在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理清了工作头绪:协助第一书记制定了村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建立了“一周一会”制度,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制定了巴格霍依拉村2018、2019、2020年度脱贫方案和脱贫攻坚三年帮扶规划,挂图作战、理清思路,完善各年度档案,完成2014-2020年度130户户档,各类基础档案101个,持续修正完善国服系统、新疆大数据平台各项数据,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思想,扶智扶志夯实基础
为包户马合苏提•阿伍提宣讲扶贫政策
2018年3月16日,我清清楚楚记得这一晚,按照四同四送的要求,为包户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当晚,在驻村干部艾则孜·吐尔逊和十户长的陪同下,我们住在包户马合苏提·阿伍提家中,入户前,我做足了功课,尽可能的将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实处,但由于语言不通,驻村干部的翻译水平有限,往往是我说十句,他才翻译一句,为了让村民能充分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我尽量放慢语速,宣讲完政策已近午夜,疲惫了一天,一行三人躺在地毯上睡了起来,但噩梦才刚刚开始,这是我第一次被跳蚤光顾,手,胳膊、腰、腿,全身被咬伤了密密麻麻的疙瘩,可以说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晚。自驻村以来,我们始终把精神扶贫、思想帮扶作为脱贫的重要抓手,作为高校老师协助第一书记制定了巴格霍依拉村五星级家庭评选制度与标准,组织党员、村民代表成立环境检查小组,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后,对照房前屋后扫干净、院内院外摆整齐、垃圾处理无害化、圈厕整治规范化、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等标准,进行一次大检查,每个季度汇总一次,评选出"脱贫攻坚五星级家庭"10户,并授牌奖励,通过一系列扶志举措,贫困群众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明白了“惠从何来,恩向谁报”,并主动谋求出路。
抓就业、助力持续稳固脱贫
帮助包户麦麦提尼亚孜•图如普制定庭院经济建设方案
村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过上好日子的渴望,时刻激励着我用心察民意、用脚量民情,通过“心贴心”帮扶、“实打实”服务,帮助村民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村里的努尔曼古丽•麦麦提是村里的贫困户,也是我的包户,家里还有三个小孩,生活十分困难,一次,在走访过程中,她用渴望的眼神小声说道:“马老师我学过理发的手艺,我想在村里开个理发店。”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向第一书记汇报了该情况,经村两委研究同意后,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申报书…我及时向上级党委上报了项目申请材料,并组织青年团志愿服务队整理好了空置的门面房,接通了水电,办理了营业执照,几个月后,努尔曼古丽•麦麦提开起了全村第一家理发店,每个月纯收入2000元,有了稳定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同时鼓励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自主创业,蛋糕店、装修小分队、美容美发厅一座座梦工厂开在巴格霍依拉村的土地上。
学国语,维护稳定长治久安
举办国语小分队活动
“我在县城农资店上班……棉花种子......有机肥料......”阵阵诵读声传出村委会大院,巴格霍依拉村村委会的国语课堂座无虚席,村民们热情高涨;而在以前,村里的村民们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更别说出门求职找工作了。想到村里国语授课的干部自身能力欠缺,我主动请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优势,为村民进行国语培训。以周一“三结合”和夜校为阵地,采取集中办班、发放资料、现场自述、典型引领等形式开展培训,从学员分班、考勤、考试、奖惩等多方面建立健全夜校制度。在夜校的课堂上,从笔画、发音开始,从简单的身边事讲起,采取面对面讲授、现场提问互动的方式调动学员积极性;利用农牧民夜校开展国语学习专题班、举办国语学习小分队活动,通过比学赶帮超扎实提升了群众的国语水平,两年来,村民由刚开始的不会说、不敢问,到现在能说出家里基本情况、家里享受的扶贫项目,学习国语的氛围日益浓厚,村干部的国语使用能力也逐渐增强,积极带头学习国语。村妇女委员努尔阿米娜·吐尔逊说:“村里能开展国语学习太好了,学会国语了,以后乌鲁木齐的亲戚来家里做客,沟通交流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心也就更近了。”
为贫困户发放庭院经济补助资金
自驻村以来,巴格霍依拉村水、电、路、通讯、公共服务等镇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村级文化广场建设修缮美化;硬化道路9.8公里,设计规划64户居民区建设,搭建1000米葡萄长廊,种植沙枣林1000亩、药桑基地380亩、沙枣林育苗基地60亩、西梅1000颗、庭院整治381户,以十小店铺为平台,规划创业脱贫商业街,东起塔克拉玛干沙漠,西至提子那铺河畔,自力更生创建美丽乡村旅游景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来巴格霍依拉村的日日夜夜,我的思想不断接受洗礼,心灵不断净化。我的感情从眷恋小家变成心怀群众的家国情怀,从朴素的悲天悯人变为责任和担当。为贫困群众和百姓奉献,逐渐成为了内心深处对脱贫攻坚工作发自肺腑的自发自觉,驻村两年多以来,我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肯定,2018年7月被巴格阿瓦提乡评为“新担当、新作为,争当新时代先锋”先进个人;2018、2019连续两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工作队队员。沉甸甸的民生举措,也再次印证了那句人人耳熟能详的圭臬之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扶贫人,我必将以铿锵有力的步伐、走稳、走实、走好脱贫攻坚的每一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共产党员的伟大承诺,为党和人民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作者:电气工程学院驻喀什地区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巴格霍依拉村扶贫专干马瑞)